平衡针灸技术不仅是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每个穴位都是独特的,这为中医增添了重要的技术优势,被认为是传统中医的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象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程莘农强调,这种创新是对我国中医传统的重大突破。这一技术的创始人,王文远先生,是中国北京一家军队医院的针灸专家。
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对38个特定穴位的刺激,这些穴位并非传统的针灸点,而是被设计用来激活人体自身的平衡机制。不同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也不同于手术直接干预,平衡针灸技术采取的是间接的策略。
平衡针灸学是一门深入探究人体生命科学自然法则的学科。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针灸手段,精确地干预大脑中枢系统,以实现对各器官生理功能的有效修复。它强调的是通过针刺外周神经,作为触发点,这个过程在大脑中枢的精确调控下进行。
在中医世界里,干针疗法是一种独特且富有智慧的疗法,它源自对肌筋膜激痛点的精妙理解。美国物理治疗协会将其定义为一种通过毫针刺激肌筋膜特定区域,以缓解神经肌肉疼痛和运动损伤的疗法,它与传统针灸的技法相辅相成,但更侧重于肌肉层面的刺激。
干针疗法和针灸疗法没有区别,很多地方把针刺称为干针,以和输液的水针相区别。因为针刺治疗只是针,没有液体,所以叫干针,干针就是针刺疗法,针刺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针刺、艾灸、拔罐、刮痧都是中医的外治法,针刺和艾灸合称为针灸。
促进中医在美国的合法化:如果干针疗法在美国立法,意味着中医在美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这将为中医在美国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促进中医在美国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中医教育的发展:干针疗法立法将推动美国对中医教育的重视和发展。
医学技术专题之中医篇:浮针疗法详解浮针疗法,作为传统针灸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产物,是一种在局限性病痛周边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针刺的疗法。它以《内经》中刺法理论为基础,具有广谱适应、快速疗效、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尤其在疼痛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浮针疗法源自古代文献,是传统针灸的创新与发展。
浮针疗法 使用一次性浮针在病痛周围的皮下组织进行扫散从而治疗病症。具有不使用药物,100绿色,具有立竿见影、无副作用、远期效果好等特点。本疗法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浮针研究所符仲华教授依据传统针灸结合现代医学,发明并不断发展而成。
他运用各种按摩手法,点按有关经络穴位,达到活血散淤、理气通神、延年益寿之功效。
[9] 近代医学科学中最伟大、最有益于人类的一个学科——免疫学,产生于人类为预防天花而进行的种痘实践中。葛洪于300年最早记载了这种疾病,在1000年已经发明天花预防接种,1500年中医已公开著书介绍这种疗法。这时欧洲人对此一无所知,许多患者因此失去生命。
1、中医创新离不开临床实践。小针刀疗法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借鉴西医外科手术原理,以小针刀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创立的一门医学新学科,熔中西医学于一炉,既有中医的长处,又有西医的优点。最初的灵感,源自朱汉章治好一位“老大难”的手功能严重障碍患者。
2、小针刀治疗是一种中医微创治疗技术。小针刀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它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理论,通过特殊的针刀工具,对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性手术操作。
3、小针刀疗法,为介于手术方法与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由朱汉章先生结合中医理论,还有现代外科技术,所形成的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能够针对局部的病症取得相对好的疗效,精准治疗,直达病灶,对于穴位进行切割 、松解、梳理,对于病变局部进行减压。
4、在理论方面,小针刀医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借鉴外科手术原理并加以创新,形成了闭合性手术的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新理论、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提高了疗效,由于小针刀医学在病因学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所以在内、妇、儿、皮等科也得到广泛应用。
5、小针刀疗法的创始人朱汉章教授,将中医理论与西医外科手术理念巧妙融合,主要借助小针刀进行治疗。2004年,教育部组织的鉴定会高度评价了小针刀医学,认为其在理疗、技术和器械方面具有创新性,尤其在临床治疗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年,刘博士创立了黑水中医针灸学派,并担任该学派的首任所长,同时他也是黑水中医针灸研究所的创始人。在该研究所,他致力于疑难病症的针灸研究,还担任了哈尔滨中医疑难病研究所的名誉所长。
黑水针法,作为一门深入研究与创新的针灸技术,由刘万成先生倾力著述。这部著作名为《黑水针法》,收录在丛书中,具体出版社为享有盛誉的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其独特的ISBN号码为9787533148140,标志着它的身份与权威性。出版日期定于2007年10月1日,标志着这本书的历史与时间价值。
脊柱相关病水针刀微创针法是一种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它集水针注射、针刀分离、药磁线留置以及整脊手法于一体,展现出高度的创新性和综合性。此疗法主要针对脊柱及其相关疾病,具有显著的微创新特点。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针法枢要》一书详细分为七个章节,旨在全面探讨针灸艺术的深厚历史与现代实践。首先,第一篇章聚焦于针法的起源与发展,它涵盖了针具与针法两个核心主题,追溯了这一古老技术的演变历程。
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以人民军医出版社为代表,其在健康科普领域独领风骚。在国庆60周年之际,他们推出了一套全面且精美的数字图书系列,共计42种,每种图书都包含出版社精心挑选的约10本纸质畅销书籍的精华内容,总计约200万字。
其设计巧妙,每一种针法都配以直观且大方的图示,让您一目了然,无需繁琐理论,上手即能领略其精髓。语言通俗易懂,无论是文字描述还是示例说明,都力求让学习过程轻松愉快,即便是初次接触刺绣,也能快速掌握,感受到刺绣的乐趣。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实用性极高。
1、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对38个特定穴位的刺激,这些穴位并非传统的针灸点,而是被设计用来激活人体自身的平衡机制。不同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也不同于手术直接干预,平衡针灸技术采取的是间接的策略。
2、平衡针灸技术不仅是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每个穴位都是独特的,这为中医增添了重要的技术优势,被认为是传统中医的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象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程莘农强调,这种创新是对我国中医传统的重大突破。这一技术的创始人,王文远先生,是中国北京一家军队医院的针灸专家。
3、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 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动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
4、平衡针灸是通过针刺外周神经的位置,利用神经传入到中枢,使失衡紊乱的中枢神经恢复到平衡状态,属于自我调节。平衡针灸不是治疗疾病,而是患者自身平衡系统的调整。